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头条热点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创建文明城市

    信息发布者:王允山
    2017-02-24 16:07:54    来源:魅力韩店   转载

    创文明城市

    ■什么是全国文明城市?

    全国文明城市是指在经济建设、政治建设、文明建设、社会建设、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,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,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区,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排头兵。全国文明城市是中国所有城区中含金量最高、创建难度最大的一个,是反应城区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,是目前国内城区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,也是最具价值的城区品牌。


    ■创建文明城市对市容市貌有哪些要求?

    1.规划合理,公共建筑、雕塑、广告牌、垃圾桶等造型美观实用,与居住环境相和谐,能给人以美的享受;⑵街道整洁卫生,无乱张贴(包括牛皮癣)现象;⑶公园、绿地、广场等公共场所气氛祥和。

    2.创建文明城市对市民在公共场所道德方面有哪些要求?

    ⑴公共场所无乱扔杂物、随地吐痰、损坏花草树木、吵架、斗殴等不文明行为;⑵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,并有明显的禁烟标识;⑶影剧院、图书馆、纪念馆、博物馆、会场等场所安静、文明,无大声喧哗、污言秽语、嬉闹现象。

    3.创建文明城市市民应具备哪些交通意识?

    ⑴车辆、行人各行其道;⑵机动车让行斑马线,车辆、行人不乱穿马路、不闯红灯;⑶自觉保持交通畅通、不人为造成交通阻塞;⑷车辆、行人服从交警指挥;⑸在交通站点遵守秩序,排队侯车,依次上下车。⑹禁止酒后驾车。

    4.建立公共场所人际互助关系有哪些要求?

    ⑴公交车上为老、弱、病、残、孕及怀抱婴儿者主动让座;⑵友善对待外来人员,耐心热情回答陌生人的问讯;⑶公共场所主动帮助老、残、弱或其他需要帮助的人。


    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整个城市整体形象有哪些具体要求?

    1.规划合理,配套完善、环境优美,公共建筑、雕塑、广告牌、垃圾桶等造型美观实用,与居住环境相和谐,能给人以美的享受;

    2.公园、绿地、广场等公共场所气氛祥和;

    3.街道、车站(火车站、长途汽车站)和农贸市场等卫生整洁有序;

    4.市民为人和善,精神面貌良好。


    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主要大街和重点地区面貌有什么要求?

    1.无违章搭建现象,门前责任制落实到位;

    2.无违规违章占道经营现象,卫生状况良好;

    3.无盯人拉客、盯人散发小广告现象;

    4.无乱张贴、乱涂写、乱设广告牌和单位名牌现象。


    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的“窗口”行业包括哪些行业?

    包括医疗、商业零售、公交、出租汽车、铁路车站、银行、邮政、电信、宾馆、旅行社、环卫、供电、燃气、风景园林、物业服务、自来水、工商、税务、“110”、派出所、交警等21个行业,其中“医疗”、“商业零售”、“出租车”为必查行业。


    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车站码头秩序有什么要求?

    1.乘客自觉遵守秩序,排队候车,依次上下车,对老、弱、病、残、孕等需要帮助的人主动礼让,无拥挤、无争抢座位;

    2.无非法营运车辆,无争抢客源;

    3.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设有禁烟标识,无人吸烟;

    4.有相应的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人员。


    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市场环境(商场、超市、集贸市场)有什么要求?

    1.环境整洁,卫生状况良好,无乱扔杂物、无随地吐痰、无损坏花草树木;

    2.柜台、摊位摆放整齐有序,无占道经营;

    3.无乱张贴、无乱涂写、无乱设广告牌;

    4.亮证经营,证照齐全,无出售过期、变质、伪劣食品,无强买强卖;

    5.公共消防设施功能完好,消防通道无被占用、无堵塞,消防安全制度健全。


    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小区环境有什么要求?

    1.环境整洁,卫生状况良好,无乱扔杂物、无随地吐痰、无损坏花草树木;

    2.路面硬化、平整,无明显坑洼积水,排水设施完善,无露天排水沟渠;

    3.生活垃圾定点投放、定时清运,垃圾箱房(桶)完好、整洁;

    4.楼门内干净整洁,楼道无堵塞,墙面、玻璃干净无破损,照明灯完好、无缺失;

    5.住宅楼有符合标准的防盗、消防设施;

    6.有相应的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人员。

    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餐饮店环境有什么要求?

    1.环境整洁,门前责任制落实,无乱扔杂物、无随地吐痰;

    2.店内干净整洁,达到卫生标准;

    3.亮证经营;

    4.从业人员持健康证、卫生知识培训证明上岗,有“五病调离的相关制度和记录;

    5.公共用品、用具消毒制度落实,有消毒设备、消毒措施和记录;

    6.无出售过期、变质、伪劣食品。

    ■市民应遵守的公共场所道德行为有哪些?

    1.公共场所不乱扔杂物、随地吐痰、损坏花草树木、吵架、斗殴等不文明行为;

    2.在设有禁烟标志的公共场所禁止吸烟;

    3.在影剧院、图书馆、纪念馆、博物馆、会场等场所不大声喧哗、污言秽语、嬉戏吵闹,保持安静、良好的秩序。

    ■市民应具备哪些交通意识?

    1.车辆、行人各行其道;

    2.车辆、行人不乱闯红灯、不乱穿马路;

    3.交通畅通,不人为造成严重交通阻塞;

    4.排队候车,依次上、下车。

    ■“市民遵守交通规则”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测评?

    主要从五个方面来测评:

    1.主干道机动车守法率>98%;

    2.主干道非机动车守法率>85%;

    3.主干道行人守法率>80%;

    4.主干道违章停车率≤2辆/5公里;

    5.城市快速路机动车无占用应急车道行驶现象。

    ■在对公共设施维护方面,市民应该怎样做?

    要爱护公用电话、邮箱、报栏、座椅、雕塑、窨井等公共设施,不能人为弄脏、损坏。

    ■市民应该怎么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助关系?

    1.在公交车上为老、弱、病、残、孕及怀抱婴儿者主动让座;

    2.友善对待外来人员,耐心热情地回答陌生人的询问;

    3.家庭关系和睦、单位劳动关系和谐、社区人际关系融洽;

    4.孤、老、残、弱者得到志愿服务。

    ■在公共卫生环境方面,应避免哪些不文明行为?

    1.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、随地吐痰、乱张贴、吸烟;

    2.破坏城市公共设施、损坏花草树木;乱倒乱排污水;

    3.违章搭建、乱拉乱挂;建筑工地、生产经营场所噪音扰民;

    4.占用和侵占城市道路乱摆卖;

    5.乱设广告牌和单位铭牌;

    6.宠物扰民或任由宠物随地大小便现象等。

    ■在公共秩序方面,应避免哪些不文明行为?

    1.不遵守交通秩序,车辆乱停放、闯红灯、不礼让在斑马线上通行的行人,行人乱穿马路、翻越护栏,摩托车、出租车随意调头,机动车随意进入河源文化广场、沿江步行道、绿地等;

    2.不遵守市场秩序,违规违章占道经营、乱摆卖,销售一些不卫生食品、不健康书籍和玩具,一些行业存在的宰客现象等;

    3.不遵守公共场所秩序,在公共场所吵架、斗殴,办事不自觉排队随意插队,出租车、摩托车争抢客源现象等。

    ■在公共服务方面,应避免哪些不文明行为?

    1.服务态度(包括语言、举止、穿着、行为等)不文明;

    2.网吧管理不规范如非实名制上网、接纳未成年人上网、超时经营、消防安全措施缺失等。

    ■文明礼貌表现在哪些方面?

    主要表现在待人谦恭和气,谈吐文明有礼,举止端庄大方等方面。

    ■如何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合格公民?

    1.语言美,心灵美;2.谦虚礼让,虚心进取;3.谈吐文雅,自然大方;4.衣着得体,举止端庄;5.作客文雅,遵纪守时;6.讲究卫生,注重健康;7.文明通话,提高修养;8.公共场所,文明礼貌。

    ■常用的“十字”文明用语是什么?

    您好、请、对不起、谢谢、再见。

    ■市民文明交往的原则有哪些?

    平等互动,注重沟通,诚实守信,遵守时间,尊重风俗,理解宽容,遵纪守法,维护形象。

    ■应该注意哪八种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?

    1.在重要的会议上接听手机;

    2.用完公厕不冲水;

    3.在戏院、电影院、音乐厅等场所吸烟;

    4.当众挖鼻孔或掏耳朵;

    5.在公共场合坐着抖腿;

    6.在交际场合当众打哈欠;

    7.在银行排队时跨越“一米线”;

    8.餐桌前讲恶心段子,随意剔牙。

    ■广大公民如何从具体事情做起来保护生态环境?

    1.保持河道和湖泊清洁;

    2.防止噪音污染;

    3.保护野生动物;

    4.植树造林,爱护花草树木;

    5.保护土地资源。

    ■文明小区的基本条件是什么?

    管理制度完善;社会风气良好;环境整洁优美;居民生活方便;治安秩序良好。

    ■良好的社会心态是指?

    自尊自信、理性平和、积极向上。

    ■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内容是:

    富强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谐(国家层面上);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(社会层面上);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(个人层面上)。

    ■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是?

    爱国守法、明礼诚信、团结友善、勤俭自强、敬业奉献。

    ■四德建设是指?

    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、个人品德。

    ■社会公德的主要内涵是?

    文明礼貌、助人为乐、爱护公物、保护环境、遵纪守法。

    ■家庭美德的主要内涵是?

    尊老爱幼、男女平等、夫妻和睦、勤俭持家、邻里团结。

    ■职业道德的主要内涵是?

    爱岗敬业、诚实守信、办事公道、服务群众、奉献社会。

    ■个人品德的主要内涵是?

    勤奋刻苦,勤俭自强,正直善良,克己奉公,见义勇为。

    ■志愿服务的理念和内容是什么?

    志愿服务理念是:学习雷锋、奉献他人、提升他人。

    志愿服务内容是:关爱他人、关爱社会、关爱自然。

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